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(2016年度)發表時間:2020-04-26 10:23來源: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(三)按医疗器械管理类别统计分析 2016年,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,涉及Ⅲ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46,689份,占总报告数的41.5%;涉及Ⅱ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48,945份,占总报告数的42.2%;涉及Ⅰ类医疗器械的报告38,728份,占总报告数的11.0%;部分报告涉及的器械管理类别不详,共18,878份,占总报告数的5.3%。数据显示,涉及Ⅲ类和Ⅱ类医疗器械的报告占绝大多数,这与医疗器械风险程度高低相吻合(图2-3)。 图2-3 2016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涉及产品管理类别情况 (四)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统计分析 按照现行的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,2016年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共涉及43类产品,涵盖了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中的所有医疗器械类别。其中,报告数量位列前十位的产品类别见表2-1。与2015年相比,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产品类别没有变化,仅部分产品类别的排名略有变化。 表2-1 2015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产品类别情况 (五)按医疗器械产品名称统计分析 2016年,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,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无源医疗器械分别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、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、宫内节育器、静脉留置针、角膜接触镜、玻璃体温计、导尿包、医用胶带、医用输液贴和导尿管,占总报告数的38.26%,详见表2-2。 表2-2 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无源医疗器械 2016年,全国上报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,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有源医疗器械分别为病人监护仪、输液泵和注射泵、电子血压计、心电图机、血液透析机、呼吸机、血糖仪、婴儿培养箱、电子体温计和微波治疗机,占总报告数的8.79%,详见表2-3。 表2-3 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有源医疗器械 |